环境教育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国际刊号:1007-1679
国内刊号:11-3784/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0950 人次
 
    本刊论文
试论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关中地区的独特文化来揭示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特别是地理环境对文化活动的重大影响。研究的意义在于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有价值思想,并注重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协调发展,建设理想的环境,造福人类,丰富文化。

  关键词:文化活动,地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K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1-0000-01
  
  关中地区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隋唐以前一直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关中独特的文化。关中地区的文化现象与关中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息息相关。为使关中文化发扬光大,长期发展下去,本文试图探讨影响关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最大因素――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的深层关系。研究这两者的关系意义在于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有价值思想,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强化对文化环境的热爱和保护,在强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协调发展。
  关中的地域空间,广义上指铜川、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区,狭义上则指八百里秦川。关中属于大陆季风性半湿润气候,降水量偏少。周围有天然的关隘险阻,地域广阔,土壤丰沃,交通四通八达,紧邻农业发达的巴蜀地区和牧业发达的陇山河套。司马迁对于关中的地域政治优势又过贴切的描述:“夫关中左函,右陇,蜀,沃野 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1]除以上优势之外,关中原海拔在800――1000米之间,由关中东出具有高瞻建瓴之势,基于以上原因,关中平原在中国上古和中古时期成为立都的首选,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自从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一直到今天,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与东南沿海的城市相比,关中地区的经济已有所落后。又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处于中国内陆地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不及沿海地区。正是如此,关中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对陕西关中地区做出过重大的影响和历史作用,甚至到了今天,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的依然是地理环境,而受经济、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大。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因素对关中文化活动的影响也会有所加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关中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其他地区相比,这种表现更为明显。正是关中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关中优秀独特的关中文化。关中既是儒家文化最早的传播之地,中国礼乐文明的故乡,也是佛释最早的落户之所,道家的渊源之物。关中既留下了帝王活动的历史遗迹,又保存了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我们从关中的农业文化,民俗,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来揭示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农耕文化
  陕西关中作为中国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在唐代以前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凭借多朝京师之地的优势,农业生产受到了较之其他地区更多的关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也居于全国前列,围绕农业生产也产生了诸多的习俗和礼仪,这些习俗和礼仪一旦形成便迅速的向其它周边地区辐射,演变为全国性的习俗和礼仪,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使陕西地区形成了一整套的农业生产习俗,这套农业生产习俗作为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一个体系,凝结了陕西地区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它以处理好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指导思想,农业生产不违农时,遵循自然规律。分析同时认为,陕西农业生产习俗崇尚“和合”“礼”等理念,强调人际关系交通和互动,这不仅丰富了陕西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陕西地区农村人际关系的交往,和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陕西关中地区特定的农耕生产方式,使这里的人民形成了一定的区域文化性格。所谓区域文化性格,就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区域中的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区域文化性格是特定区域中人们的普遍,稳定的心理趋势和价值取向。关中气候温润,少有天灾,传统的麦作农业生产方式使关中有稳定的粮食收成可以足用,因此造成关中人敦厚、稳重、保守的群体性格。[3]P222.�
  2、关中十怪
  风俗的地域差异是划分文化区域的主要指标,也是构成一个地区直观和特色文化的因素。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地域差异,使风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任何地方的风俗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尤其是物质民俗中民居、饮食、服饰、习俗等,在文化景观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关中地区的民俗也一样,它是关中人在与自然环境中相抗衡相适应的实践与经验中继承下来的一种文化景观,是反映关中地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面镜子。
  关中风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所谓“关中十怪”即“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面条像裤带,烙馍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泡馍大碗卖,帕帕头上带,唱戏吼起来,板凳不坐蹲起来,下雨下雪逢礼拜”。这段民谚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对关中风俗做了形象概括。而这“关中十怪”莫不反映了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3、关中文学
  文学作为一种更高境界的表达方式,是指运用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它的立足点是反映客观现实,不同读取的客观现实造就出不同的文学艺术。陕西本土文学就形象地反映了陕西地区的客观现实,它以三秦这一特定地域作为描写对象,强烈表现该地的人文特征。而该地的人文特征又深深地受这里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点,陕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当代陕西本土文学的题材,内容,风格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带河阻山”的封闭性区位特征有利于文学的稳定和传承;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强化了文学对“旱象”的描写,多类型的地貌特征丰富了文学的内容,不但使作品突出对地貌特征的关注,而且影响了作品中词汇及语音语调的选用;肥沃易耕的黄土资源与以务农为本的生产方式呼应着文学的“重农”主题;而雄伟壮丽的综合地理环境特色则有利于培养作家偏好“雄健开阔”的审美取向。
  第二点,陕西历史人文传统深刻影响着本土文学特色的形成以农为本的传统生产方式造就了当地“重实际黜玄想”的民风,进而突出了文学“质朴尚实”的特色,具体表现为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和“地域实指性”内容;而经济文化重心“旁移”则直接导致当地“保守恋旧”的社会文化心理,使“恋旧”成为当代陕西文学最突出的特征,对传统农业文明价值观的认同和对历史辉煌的追缅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总之,陕西关中地区独特的文化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关中的农耕文化、风俗习惯还是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都证明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孕育。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M],中华书局
  [2] 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 潘玉君,《地理学基础》[M],科学出版社,2005年
  [4]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6] 《历史地理》[M]第十九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 《中国区域地理》[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8] 《地理环境对中国农耕文化的影响》(J),2003年
  [9] 梁璐,《当代陕西本土文学地理学研究》(J),2006年
  [10] 梁璐,田兵权,《关中风俗与地理环境》(J),2004年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环境教育》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环境教育》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